第九百一十二章 筹善款(4) (第2/2页)
漂亮又贵重的首饰,没有哪个女人不喜欢。虽然买不起,但不妨碍多看几眼。
许武掀开帘子,朝着抬头望向他的玉熙说道:“王妃,你给出的那套红宝石首饰卖出了十六万的天价。”不过一套首饰竟然卖到十六万两银子,真是不可思议。
玉熙笑了下问道:“谁买的?”
许武说道:“是胡家,镐城内最大的药铺跟金铺就是他家开的。”胡家在镐城也是有名的富户,名气不低于邬家。
玉熙笑了下,说道:“胡家倒是会做生意,这宝石首饰买回去就可以作为他们首饰铺的镇店之宝了。”
许武听到这话说道:“王妃,这么昂贵的首饰买回去也得好好收着,哪能放在铺子里。”这么显眼的东西,万一被人偷走了,可不得哭死。
玉熙失笑,说道:“金铺的东西,哪有那么好偷的。不过我也就这么一说,会不会放在铺子里那是胡家的事。”
许武犹豫了下说道:“王妃,胡家除了花十六万银子买的这套首饰,还捐了十万两银子。”胡家这次是真的财大气粗了。
“嗯,对于捐款最多的,官府会给予嘉奖的。”这事玉熙之前没提,但跟几位官员商议过,几个官员都赞成。
许武也是这个意思,人家捐这么多钱若是官府一点表示都没有不大好。以后再举办捐款,估计就没人愿意主动捐了。
晚上,萧氏跟袁鹰说了白日的事,说完后道:“老爷,二郡主真真的能干,这么大的场面她不仅没怯场,还一点差错都没出。”她看着柳儿这般能干,起了小心思。
袁鹰嗯了一声说道:“是不错。”二郡主也许是能干,但毕竟年岁小,她能操办好这次的筹款主要还是靠人帮衬。
见袁鹰没领会到自己的意思,萧氏只能将话说得更直白一些:“老爷,你看我家楦儿跟二郡主年岁相当。若是楦儿能娶了二郡主,我们以后也不用再为他操心了。”
袁鹰看神经病一样看萧氏。
萧氏被看得有些不自在,说道:“老爷,你这么看着我做什么?我也是为了楦儿做打算。二郡主这般能干,以后还有大笔的嫁妆,楦儿娶了她下半辈子定然衣食无忧了。”
袁鹰气得笑了起来:“袁楦连给世子爷当伴读都不够格,他怎么可能娶得上二郡主?”若是袁楦样样出色,还能争取一把。可这个儿子就连他自己都看不上眼,王爷跟王妃又怎么可能看得上。别说娶郡主了,就袁楦这样子,不是他当爹的妄自菲薄,镐城内四品以上官员家的嫡女都别想。
别人看不起小儿子也就算了,竟然连袁鹰这个亲爹都看不上,萧氏真心难受了:“王爷跟王妃连邬金玉都看得上,我家楦儿哪里比邬金玉差了?”
袁鹰说道:“邬金玉能跟大郡主定亲,是因为他长得漂亮被大郡主看上了,邬家为了娶上大郡主不惜上缴千万的家资。就袁楦这样,你觉得二郡主能看上他?”邬金玉没什么才能,但人家长得好,这就是优势。而且邬金玉并没什么恶习,不像袁楦从头到脚都是毛病。
萧氏愕然,说道:“什么?邬金玉是大郡主自己看上的?不是说邬家上缴千万家资,王妃才将大郡主许给邬金玉吗?”
袁鹰说道:“那些都是传闻。而且就算是真的,你有千万家资上缴吗?”
萧氏听到这话,立即偃旗息鼓了。
亥时初,半夏过来跟玉熙禀了一件事:“王妃,二郡主在后院等你,已经等了小半个时辰了。嬷嬷劝了二郡主去休息,二郡主不愿,执意要等到王妃。”
玉熙笑着摇了下头:“这孩子……”带了印着紧急字样的十多本折子回了后院。
看着玉熙,柳儿满脸是笑地叫道:“娘,你回来了。”从拍卖会结束到现在柳儿就兴奋得不行,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。
玉熙问道:“嬷嬷让你去休息,你就该去休息,拍卖会的事明天说也不迟。”
柳儿摇头说道:“娘,回去也是睡不着,还不如在这里等娘了。娘,你是不知道,今天我们一共筹到了一百三十五万三千两银子。”捐款最少的,也以千两计算。主要是玉熙说了不要官员再捐款,所以众人没有心里负担,就算捐得多了点大不了过几天苦日子,熬一熬就过去了。
“这个你许叔叔已经跟娘说了。能筹集到这么多钱很不错。柳儿,你做得很好。”能筹到这么多善款,主要是这些商户跟富户的功劳。像胡家,捐款加买首饰就有近四十万两银子。
柳儿摇头道:“不是我做得好,是娘的这个主意好。对了,娘,这胡家捐了十万两,买东西花了三十来万。娘,他们家怎么那么有钱?”
玉熙说道:“胡家以前是做药材生意,这些年又涉及了布匹首饰等生意。”胡家虽然是商户,但他们经常施医赠药,胡家的子弟也不仗势欺人,在镐城名声非常好。而胡家家主又是个会审时度势的,当年云擎攻占了镐城,他不仅将库存的药材全部都献出来,还将大半的家资都捐献出来。虽然损失了大量的钱财,但却得了云擎的另眼相看。这些年,在玉熙励精图治之下西北发展得很快,胡家借助这股风又起来了。
柳儿听到这话问道:“娘,那他们是不是很有钱?”没钱也不可能这么大手笔。
玉熙嗯了一声道:“很有钱,在镐城排前三。”因为胡家行事低调风评很好,就是玉熙对他们的印象也很不错。
柳儿想起邬家,问道:“那邬家呢?听说邬家也很有钱呢!”
玉熙说道:“胡家、罗家、邬家,这三家是镐城最有钱的家族。不过邬家的生意主要是在江南,跟另外两家比差了点。”至于首富是胡家还是罗家,这个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,玉熙也不是很清楚。
柳儿恍然:“原来如此。”除了胡家,就罗家捐款最多了。